政策支持持續加碼
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區域發展規劃》首次明確提出要我國要加快形成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工業化建筑體系。國務院于2016年提出我國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2017年住建部進一步明確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積極推進地區和鼓勵推進地區分別大于20%、15%和10%。
全國政策性文件的頒布落實給各省市裝配式建筑發展明確方向,31個省份/直轄市地方政府均針對裝配式建筑頒布具體的實施意見、規劃和行動方案,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要求2020年裝配化率達到30%以上,遠高于全國目標,多數地區要求達到15%或20%,寧夏、青海等地區則因地制宜提出10%的目標。同時各地政府也積極通過稅費優惠、用地支持、財政補貼、容積率獎勵等多種方法給予產業發展充分激勵。
裝配式建筑面積不斷攀升
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正高速發展。近年來在政策持續推動、建筑技術持續升級的背景下,我國裝配式建筑面積、行業規模迎來快速發展。2017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占2017年新開工房屋面積比例已達8.4%,面積較2016年增長31.6%,2011年~2017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復合增速高達123.6%;2017年裝配式建筑及相關配套產業(清潔能源、一體化裝飾、智能家居等)總行業規模達到5333億元,較2016年增加38.6%,2011年~2017年行業規模復合增速高達113.1%。
2018年中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約1.9億平方米,預計市場空間約為4.750億元。根據政策目標,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達15%以上,2025年達到30%,假設新開工面積以2018年為起點不增長,每平方米造價2500元,預計2020年/2025年對應市場空間分別為7,849億元和1.57萬億元,2019年~2020年行業平均增速近30%,裝配式建筑行業將繼續快速發展。
保障住房成為重要抓手
保障性住房采用裝配式建筑可實現“一石多鳥”的效果。在此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明確發文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采用裝配式建筑。過去中央政策并未明確規定保障性住房建設強制或推廣裝配式住宅建設,但考慮到裝配式住房具備安全性好、工期較短、環保節能等優勢,結合政府提出的裝配式建筑占比目標。
從各地的政策中也不難看出,保障性住房已成為裝配式建筑應用廣泛的領域,隨著我國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需求的不斷增長,也將有助于行業未來的發展。加上國家對建筑技術科技創新的大力扶持,裝配式建筑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